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台灣作為亞洲生活、文化產業的新典範

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迷思,認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不值得特別經營,因此政府把大部分資源引導投入出口部門。但內需市場的發展經常是與國內生活品質改善息息相關的,若能掌握時代趨勢並善加運用,就能成為台灣下一世代產業、人才、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新動力。



打破市場規模太小的迷思!


過去許多人都有一個錯誤的迷思,認為台灣的市場太小,不值得特別經營,因此政府透過政策(例如租稅獎勵、金融協助等),把大部分資源引導投入出口部門,民間經濟資源不願投入相關內需部門,造成內需市場的發展相對緩慢。

內需市場的發展經常是與國內生活品質改善息息相關的;過去偏重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雖然讓台灣成為出口大國,但卻也犧牲了許多環境資源及人民享受較高生活品質的權利;更嚴重的是,這套模式雖然讓我們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繼續維持帳面數字的成長,但人們的就業率和實質薪資成長卻日益下滑。

此次美國金融海嘯的衝擊,讓包括台灣在內的外貿導向國家受到嚴重的衝擊,而有內需市場支撐的國家,卻較能平穩渡過;這個經驗教訓讓許多人重新反省依賴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風險,並且開始正視在地經濟、內需市場的重要性。

目前台灣面對的幾項重大課題或挑戰,正衝擊著我們既有的經濟運作模式和結構,包括全球化、少子化、高齡化、傳統能源日益匱乏、國際要求節能減碳的趨勢等等。但是,這些挑戰或危機的背後,其實也代表著新一波經濟再造的契機,若能掌握這些時代趨勢並善加運用,就能成為台灣下一世代產業、人才、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新動力。

發展內需服務業 創造更多「賈伯斯」(jobs)

經濟發展較為先進的國家中,服務業的就業人口數多半達到65%以上的就業比例,但台灣服務業的生產毛額雖達70%以上的比重,但就業人口卻遠遠落後於生產毛額的比重,就業吸納效果不彰。

其實,台灣2300萬的人口,市場規模並不算小。歐洲許多國家的人口都比我們來得少,以台灣的人口規模,在歐洲已經算是中、大型的國家。

這些歐洲中大型國家和台灣的經濟發展模式相比,有一個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內需市場部門(例如醫療保健、教育服務、藝文休閒等)占其整體經濟產值與就業的比重較高,台灣則是長期忽視內需市場的發展。例如歐美國家在醫療服務業的就業比例特別高,從事醫療服務業的勞動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大多高達15%以上,但台灣光是在服務部門的比重就不到5%。目前限制台灣許多服務業(如醫療、長期照顧、教育等)未能有效產業化的因素,在於對服務業的管制過多。

除了一般大眾所認知的服務業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屬於支援製造業的服務業;而未來製造業的服務化將會是帶動台灣另一波經濟成長的動能。透過製造業服務化與系統端的應用,可以促進製造業附加價值的提升與服務業的成長。台灣企業的價值鏈活動型態將越來越需要朝向研發、設計、試產、測試、品質管理、整合與運籌等生產性服務(製造業服務化)方向轉型。

在這樣的策略思考下,台灣可以建立「全球IT支援中心」,藉由台灣過去在IT產業豐富的生產與發展經驗,作為全球IT支援中心。這不但是因勢利導,延續既有優勢,將製造業朝服務化發展,同時也可以吸納多數培養出來的IT人才,維持高階人力的就業。

未來政府應積極鬆綁相關法規,讓內需服務業得以快速成長,同時積極輔導製造業服務化,創造更多優質就業機會(jobs)。

成為亞洲生活及文化產業的新典範


台灣具有多元的文化及生活經驗,擁有足夠的條件和機會,可以創造出亞洲生活及文化產業的新典範。進一步將醫療產業向海外延伸服務。另外,可以大力發展我們的生活創意產業,成為生活典範的先驅者,未來進一步可再輸出、推廣至國際。

1、醫療產業的海外延伸服務:

台灣具有優質的醫療團隊和服務品質,未來可以從台灣社區化醫療照護體系經驗為起點,並以台灣醫療體系為核心,配合遠距視訊,及連接海外分院或合作醫院,小病海外當地看,中病視訊處理,大病到台灣治療的海內外完整醫療網。

2、生活創意產業典範輸出:

由於過去歷史背景,台灣擁有豐厚、多元的文化底蘊,未來我們可以大力發展生活創意產業,樹立生活創意中小企業的規模化典範。

3、在地文化全球化及亞洲流行文化加值中心:

在多元文化的洗禮下,發展台灣成為全球南島文化及漢學文化中心;同時台灣也是最瞭解亞洲或華人區域流行文化通路,並擁有串連不同文化的能力,因此台灣未來有實力,也有機會成為亞洲流行文化的加值中心。

4、智慧生活的先驅者:

過去的創新是以製造思維為主,重視的是生產效率、規模、品質的「技術」創新,但現今新一波的產業思維革命,倡導的是需求面的創新概念,也就是從顧客端、生活端,關注如何創造消費者價值,開發多元化與特色商品。智慧生活科技產業的發展目的即是希望藉由電子電機、資訊、通訊、自動化等相關產業技術的導入,提供未來居家環境、居家照護、遠距醫療、安全監測、建築物節能及能源自給等安全、健康、便利、舒適、永續的生活服務。

目前日本和歐盟各國也正積極推展各項生活應用端的智慧生活科技。例如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在歐洲小鎮主導DTT-City 計畫;英國Bre Innovation Park推動打造零耗能住宅;日本仙台市與芬蘭跨國合作設立老人健康福祉照護中心等等,都是以活用現有資訊科技技術,並以創新思維建構一個能滿足人類生活需求的生活環境。

台灣是世界領先的IT大國,未來我們非常有機會成為全球智慧生活科技應用的新生活型態的先驅者,不僅能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同時也能開創台灣產業發展的另一高峰。

拋棄不安全的核能 成為綠色產業大國

今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海嘯所引發的福島第一核電廠災變危機,已讓許多國家重新檢討過去的核能政策,包括德國已決定在2022年前關閉所有17座核電廠。各國對未來替代能源的使用,已不僅要求能源必須是潔淨的,同時更必須是安全的。值此之際,台灣應該重新反省過去以核能為主要替代能源的政策,揚棄危險的核能發電,逐步提升其他綠色能源的發電量比例。

台灣在科技能力、太陽光場域、農業生質能源環境,相對其他亞洲國家具有相對優勢,因此未來應透過政策努力,將台灣塑造成為亞洲新能源與再生能源發展中心與實驗場。未來,並以此經驗,輸出及協助後進國家的自主能源問題。不過,台灣能否成為綠色產業大國的美夢,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揚棄不安全的核能發電。

德國能 為什麼我們不能?

如果我們仍堅持不放棄核能,則不僅每個人時時刻刻都生活在核能污染的恐懼之中,綠色產業也會因核能的排擠而沒有大幅發展的空間。事實上,一直活躍於核電行業,曾為德國建造17座核電廠的全球電子和電氣工程龍頭─西門子公司(Siemens AG),於今年9月18日宣布,為因應德國撤出核能領域的政策,該公司決定完全退出核電行業,並將積極發展風力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產業。我們不禁要問,德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非核家園不只是為了給人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同時它也是台灣能否邁向綠色產業大國的關鍵。

生態城市、產業園區生態化

在歐洲,追求更永續的生活方式不是新的想法,而是正在擴散中的經濟新動力。2005年由歐盟27個國家所簽署同意的「布里斯托協定」,建立了所謂永續社區的基本概念,而歐洲對這項新策略的支持與興趣也持續在上升當中。目前許多國家都有將既有沒落的城市改造成生態城的成功經驗;例如瑞典第三大城馬爾摩(Malmo)、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翰莫比(Hammarby Sjöstad)、德國漢諾威柯貝城、新加坡……

將城市、產業園區進行生態化的改造,不僅將帶動人們生活環境和觀念的改變,同時其中的硬體基礎建設、軟體的制度創新,都是驅動新一波產業、就業革命的動力。

例如生態城、生態產業園區中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水供給系統,在符合減少排碳的要求下,也能帶來科技應用的創新。例如瑞典Hammarby 的廢棄物自動回收系統,透過一套完整的廢棄物回收配置管線,將區內可燃廢棄物、可回收廢棄物、廚餘等三類廢棄物,在垃圾被丟下回收口後,真空流動管線吸取垃圾,經由電腦的篩選與控制,達一定量後便吸取廢棄物至垃圾收集中心。這些都是生態城中運用科技創新的例子。

生態城中的綠色運輸需求,不僅可為電動車、智慧運輸系統等新興產業帶來生機,同時也將帶動城市交通的制度革新。而城市及產業園區的生態化,也將帶來大規模的都市更新、綠建築、智慧電網、綠色應用服務(例如太陽能應用)等產業商機。

例如在瑞典南部大城馬爾摩的舊城區─奧格斯騰堡老城的跨世紀變身計畫裡,各式永續措施在此整合實驗,包括太陽能、垃圾處理、電動車、社區共乘等等,這裡成為「綠色技術的知識平台」,不少研究計畫將本區當成大型的社會實驗培養皿,除了綠屋頂花園的各項生物研究之外,奧格斯騰堡區也是開放雨水處理系統是否能應用至歐洲各地的探索基地。

優質、安全、樂活的農業

以台灣地狹人稠而缺乏發展大農模式的條件,雖然氣候適合農業生產,但產業規模終究難與美國、紐澳等國家抗衡,農產貿易逆差較難避免。因此,如何以有限資源發展高價值、健康安全、勞動集約、多角化經營型態的農業,將是我國農業競爭力的關鍵。

在人口結構高齡化、保健意識增強、休閒及外食機會增多等趨勢下,如何加速農業產銷結構調整,滿足消費者注重新鮮、方便、衛生及安全之需求,已成為一重要課題。近年來隨著休閒風潮興起,新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為農業提供了嶄新的契機,台灣農業要追求永續發展,必須走向科技化、企業化、精緻化、安全化,使農業轉型升級。

因此未來包括健康農業(做好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安全無縫管理)、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研發事業的強化、產銷通路的革新,輔導農夫市集、企業認購及電子商務、便利商店鮮食、家庭代用餐等特定市場,結合宗教團體及志工投入有機農業,同時選定全國有機日以強化消費者認知,發展農業深度旅遊結合慢活森林、漁釣賞鯨及農村休閒,以及強化農業與科技結合(例如雲林縣政府推動的植物工廠計畫、屏東「養水種電」的太陽能發電計畫)等等,都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台灣思想坦克 2011/11/24   盧俊偉 台灣智庫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