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以色列的高技術之路

當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拿著一款智能手機走上台時,以色列年輕企業家蓋伊·羅森知道,自己的產品贏得了特別獎。

他的公司Onavo設計了一款應用軟件,能精簡手機數據,令手機既好用又省錢,深受各年齡階段用戶尤其是老年人的歡迎。 在今年夏季蒙特利爾創業節上,Onavo榮獲“最佳創業公司老奶奶獎”。

剛從軍隊退役的羅森是以色列無數朝氣蓬勃投身科技產業的年輕企業家之一。 小小的以色列,歷經幾十年戰火,已經從一個農業國成功轉型,實現了高技術創新的奇蹟。


成功秘訣

以色列風險投資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全國現有近4000家技術創新公司,比美國之外任何一個國家都多。 僅2010年一年,風投資金流量就高達8.84億美元。

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數據顯示,以色列每年高技術出口額為184億美元,佔總出口額45%。

以色列非常重視研發,其投入佔經濟總量的比重居世界前列。 無論是創業公司的數量、工程師佔總人口比例,還是人均風投資金額,以色列都是世界第一。

有以色列高技術產業“教父”之稱的約西·瓦爾迪說,眾多因素促成了以色列的創業奇蹟。 他本人先後投資了80多家高技術企業,包括第一家網絡資訊服務商ICQ。 他將其中相當一部分企業出售給美國在線、微軟、雅虎和思科這樣的“技術大亨”。

“如果你了解這個國家是如何建立的,就會大致明白它的高技術產業是如何成功的,”瓦爾迪說,“一大批瘋狂的人來到這裡,追逐一個兩千年的夢想。”僅幾十年時間,以色列創業公司在諸多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農業、國防、計算機、清潔技術、生命科學……

“高技術現在是一個熱門話題,互聯網帶來了無數可能性,最重要的是精神因素,而這正是這個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組成,”瓦爾迪說。

政府角色

沒有森嚴等級、鼓勵個性發展、勇於冒險嘗試,這些以色列文化的精髓是創業公司成功的秘密,但絕不是全部。 以色列高技術產業興起的過程中,政府發揮了重要作用。 用以色列風險投資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科比·西蒙納的話說,是政府“啟動了這一產業”。

1993年,政府實施“創新計劃”。 這是一個“基金中的基金”,用於扶持地方風投基金,而地方風投基金主要為新技術企業籌款。 很快,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以色列大地,風投基金也紛紛湧現。 產業的繁榮吸引了大批外國投資商。

以色列軍隊也為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服兵役是以色列公民的義務。 除常規部隊外,軍隊中還有一些特殊高技術部門,那裡培養了一批計算機安全、密碼破譯、通訊和電子武器人才。 退役後,他們利用新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創辦了自己的技術公司。

“軍隊讓某些部門的年輕人掌握了技術知識,年紀輕輕就接觸到大型技術項目,他們得到鍛煉,訓練自己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找到解決方案,”希伯來大學耶路撒冷商務管理學院教授尼龍·哈沙伊說。

當然,不能忘了以色列移民,他們是這個國家成立以來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批移民來自俄羅斯。 “他們中很多人都很聰明,擁有技術背景,”哈沙伊說,“他們可能不是很有創新精神,但當他們遇到在以色列出生的小伙,很多有趣的事情就發生了。”

東山再起

上世紀90年代興起的創業浪潮只持續數年。 2000年,席捲全球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以色列風投基金開始走下坡路,之後的十年被業界人士稱為“失去的十年”。

不過,仍有風投資金不斷流入這個國家,如今,投資商開始收穫成果。 過去兩三年裡,特拉維夫出現新一代創業者,他們向世人證明,以色列高技術產業已東山再起。

Takadu公司成立於2008年,主要生產智能水基礎設施監控設備,可以實時遠程監控世界各地的水管破裂情況。 英國泰晤士水務公司是其客戶之一,如果倫敦水管破裂,很可能率先由位於特拉維夫的一台電腦監測到。

Boxee公司5名以色列創始人在美國特拉華州建立公司總部,但把研發部門設在特拉維夫。 這家公司生產一種黑匣子,只要連接到電視機上,就可以無線接通家庭網絡。 通過遠程操作,你可以在大屏幕上瀏覽所有在線內容。 自2008年公司成立以來,美國、加拿大、歐洲超過200萬家庭使用這一產品。

Waze公司開發了一個免費應用程序,可以把智能手機變成一個GPS導航裝置,指引你穿梭於城市的大街小巷。 使用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更新地圖,以方便其他用戶使用,比如提供交通堵塞、道路施工或交通事故信息等。

矽谷大道

特拉維夫的羅特席爾德大道被稱為“矽谷大道”,是無數創業公司辦公室所在地。 它們中的一些公司並不介意步ICQ、5Min、LabPixies等知名公司被收購的後塵,有的已被國際大技術公司收購。

“禮物計劃”便是其中之一,它由幾名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創辦,在羅特希爾德大道有一間小辦公室,公司商標是一隻粉色小豬。 最近,它被世界最大在線商場eBay收購。

還有一些公司希望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熱門創業公司Soluto旨在讓計算機使用變得更加便捷,它利用“眾包”方式免費為世界各地的計算機用戶提供技術支持。

不管採用何種發展戰略,這些公司都想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特拉維夫為英國風投基金“指數風投”工作的索爾·克萊恩說:“這些企業家都想做大,他們利用最先進的網絡技術,努力打造國際企業。”

“我覺得以色列技術產業的新發展好像是在'雪恥'過去的10年,”克萊恩說,“這裡是羅特席爾德大道,我看好這個地方。”

相關鏈接:跨國公司樂於在以色列建立研發中心


依靠人的智慧是以色列在自然資源極為有限的情況下謀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也正是這一財富吸引了大批世界領先的高技術企業將研發中心落戶以色列。

以色列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商務參贊艾德山介紹,實際上這些跨國公司在很多國家都成立了研發中心,但是與在以色列成立的研發中心性質有所不同。 “在一些國家建立研發中心主要是為了向那邊的市場推廣產品。但以色列地域有限,因而在我們國家設立的研究中心不可能是為推廣產品而建。他們是要利用我們的人才去開發先進技術,”艾德山解釋道。

事實印證了艾德山的說法。 包括英特爾、IBM、摩托羅拉、思科、惠普、雀巢等國際企業都在以色列建立了研發中心。 其中,英特爾在美國境外設立的第一家研究中心就建在以色列,用以研發微處理器。 之後,英特爾在以色列又成立了另一家研究所,研發記憶芯片和移動電話芯片。

新華網 2011/12/16 唐昀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