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井邊之蛙:產業創新條例的產業樣貌

最近,《產業創新條例》在立法院審查時的不順遂,成為各方焦點。從現象來看,《產創條例》所引發的爭議,是國家對於產業的資源調撥失去方向感,以致於修法的焦點集中在租稅優惠程度、對誰優惠。


但是,背後所顯示的現實面,其實與「產業方向」無關,而是,我們逐漸喪失了對於產業發展的想像力、嘗試的膽量。

本地對於產業的主流想像,頗為偏好「產業政策」的說法。這個說法隱含「大有為政府」的想像,彷彿有某些大方向的東西可以被抓住,或者,可以由幾個菁英在混沌中創造活路。

然而,台灣並沒有足堪做為範本的「產業政策」。一般視為經典案例的半導體、電子產業,從歷史來看,卻滿是跌跌撞撞的痕跡:台灣對於這個產業的想像,晚於南韓,南韓官員在1960年代中期到日本的機場「堵」美國業者,然後開始洽談技術移轉事宜時,台灣才剛開始在台北縣的新店建立全世界第一條電子代工的生產線,而且,這個提案還是通用電子的高層來台灣釋出訊息。日本業者在1980年代用晶片降低家電的出口價格時,台灣的第一座晶片廠,還不確定產品要用在何處。

我們現在說「半導體是台灣發展高科技產業的範例」時,卻很少提到,當年在官員寫給總統的同一份企畫上,與半導體並列的生物科技、航太等產業,後來的發展軌跡。

對於歷史的重新詮釋,還包括產業的發展要素。我們現在對於《產業升級條例》、《產創條例》的想像焦點,幾乎都是以財務來作為思考起點,似乎資金才是產業的重心。但是,台灣的製造業,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將焦點放在「租稅優惠」。20多年前,曾有一種觀點認為,創新、「高科技」會把資金、訂單從世界各地帶來。最早對於「高科技」的教科書式看法,就是採取這樣的思路。

我們以為在政策、產業的層級,曾經一度存在遠見、視野。但是,回顧歷史時,卻可以發現,多元才是產業的常態,尤其是對於一個新的領域而言。今日台灣的各種「科技教父」、「某某之父」,30年前對於「高科技」的技術預測、產業發展,其實充滿各種想像。那是一個有膽量、有活力的年代。

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產業創新條例》,表面上是將金融、資本視為產業發展的基石,但是整個產業的文化想像,其實已經跟距離「創新」越來越遠。

台灣立報  2010-01-20 20:13:58  徐世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