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廣慈社福開發案 弱勢住不起
台灣第一樁社福BOT─民間參與廣慈博愛園區興建及營運案13日在市政府召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規劃內容中社福設施比例過少,還將移植園區內500多棵老樹,事前並未與當地居民溝通,引發居民及民間團體抗議,要求開發單位保留區內綠地,重視基地的生物多樣性。
環評委員認為,有些問題需都市審議委員會釐清才能繼續審查,決議待都市審議委員會做結論再召開環評審查會議。
假社福之名炒地皮
這個案開發基地位於台北市信義區福德地區,基地現址為廣慈博愛院和福德平宅,南邊緊臨四獸山、北邊距離捷運永春站和後山埤站不到5百公尺,總面積6.5公頃。土地產權皆屬市府,沒有徵收私人土地的疑慮。廣慈博愛院附近地區過去都是低度開發,沒有太多高樓大廈,保留了一大片綠地。
雖然名為「社會福利BOT」,但是未來規劃中,老人住宅與社會住宅共計3萬6千平方公尺,旅館及其他集合住宅卻高達6萬7千平方公尺。社福設施使用比率不對等,讓民間團體質疑,市政府假社福BOT 之名,開放財團炒地皮。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代表陳依雯指出,廣慈博愛院過去的最高紀錄收容2千人,未來歸化的老人住宅僅420戶、可容納570人,房租上限3萬5,令人懷疑哪些社會弱勢住得起。
社會住宅部分只有176戶,相較未來將開發的旅館將有389間客房,其他集合住宅預計容納288戶,社會住宅比例明顯少許多。
7百棵老樹將遭移植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指出,曾住在這裡的弱勢因BOT案被迫搬遷,未來社會住宅蓋好,這些人能否遷回原地?未來規劃的容納量不比從前,大部分土地都讓建商財團以商業型態賺取利潤,所謂社福BOT根本沒照顧到實際需要的人。
除了社福設施比例過少,讓外界質疑掛羊頭賣狗肉。松菸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指出,開發單位規劃將大樓建物蓋在廣慈博愛院樹木最多的地方;空地規劃成綠地和滯洪池,現有的7百多棵樹木面臨移植命運。游藝表示,只要開發單位重新設計,將建築物放在空地上,樹木全都可以保存。
綠黨召集人潘翰聲強調,未來規劃在鄰近四獸山的南基地建造高達1百公尺的大樓,恐怕對後方山坡生態造成極大影響,前幾次環評審查會議中,開發單位都沒有調查當地環境生態,報告書是否避重就輕。
市政府以BOT促進民間企業參與區域開發,原本的社福目的卻消失,淪為土地開發的點綴。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強調,市府應考慮更新、整建現有廣慈博愛院社會住宅,思考如何讓社會住宅與附近社區和平共處,將廣慈做為未來社會住宅推動的示範點,而非靠企業力量進行開發,忽視弱勢權益。
台灣立報 2010/12/14 呂苡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