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用愛對付失智症 拼湊遺忘的時光

「『遺忘』沒法用影像紀錄,只有『記得』才能被紀錄下來。」

紀錄片《被遺忘的時光》導演楊力州近3年來拍攝失智症長者的生命故事,曾因執著於呈現「遺忘」而陷入瓶頸,後來,轉個彎紀錄被「記得」的故事,透過影像重新拼貼出長者們的生命記憶。



楊力州 失智症記錄片 "被遺忘的時光"
 99年11月上映的《被遺忘的時光》紀錄了患者家屬面對失智症的焦慮與恐懼、角色重新定位,失智症長者在親情陪伴下,用愛找回記憶的缺口。台北市長郝龍斌與楊力州7日至失智老人養護中心探訪影片中的6位主角,與家屬分享交流。

楊力州說,紀錄片的本質是「溝通」,透過影像讓一群陌生人認識另一群陌生人,是工具而非創作。他從護理人員口中得知,65歲以上的長者,每20位就有一位是失智症患者;85以上每4位中有一位,赫然意識到自己紀錄的是每個人可能經歷的故事。

失智症患者景真奶奶接受拍攝時常端正危坐,以為攝影機是幫她照相,一動也不敢動。女兒張淑潔提到母親有時連講電話都嫌煩,不懂得如何表達愛,5年前發現母親出現異樣,母女關係反而更親密。鄰居不了解失智症,以為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異樣眼光讓家人很受傷,她希望大眾對失智症有正確認知,以更柔軟的心對待病患。

他認為,對付失智症最佳良藥其實是「愛」,包含家屬與患者抵抗疾病激發的愛、醫護人員對患者的愛,以及患者對自己生命過往,某些遺忘或記得的時光。

台灣立報 2011/02/07 張舒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