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屆聯合國最低度開發國家會議(LDC-IV)13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落幕,一連5天會議下來,共有36國首長及96國部長參加,參與人數盛況空前。此次會議通過10年期的伊斯坦堡行動計畫(IPoA),據會後發布的新聞稿,這項計畫的目標是在2021年以前,將目前最低度開發國家(LDCs)的數量減少至一半;而達成這項目標的主要方式除了繼續提供援助外,另一主要行動方針就是提高生產力,內容包含強化基礎建設、提升人力資本效能及增進治理能力。
最低開發國的概念在1960年代末被提出,聯合國大會在1971年通過第2768號決議後,出現首批的最低開發國名單。聯合國最低度開發國家會議共舉行過4次,前兩次(1981年及1990年)在法國,第三次(2001年)在布魯塞爾,會議目的是針對國際協助的辦法進行協商。
過去40年來,只有3個國家從名單中「畢業」;但聯合國5月13日所發布的新聞指出一諷刺現象,部分國家為獲得援助及貿易特權,寧可繼續維持最低開發國身分,如幾內亞">赤道幾內亞。
聯合國高級代表狄亞拉(Cheick Sidi Diarra)在會中指出,薩摩亞、吐瓦魯及萬那杜3個太平洋島國將在3到5年內脫離最低開發國;而尼泊爾及孟加拉則已步入正軌;赤道幾內亞、安哥拉及東帝汶正陸續在改善。
外援加強 不敵內政貪污
這次最低開發國會議達成協議,富裕國家援助貧窮國家的官方開發援助(ODA)額度將從國民收入的0.15%調升至0.20%,總額可望從280億美元增加至800億美元。聯合國估計,上屆布魯塞爾會議所達成的決議,已使最低開發國獲得的援助從2001年的140億增加至2009年的399億,2010年預估已達430億。然而,援助金額增加3倍,結果卻令人失望。
原本「布魯塞爾行動計畫」(BPoA)的目標是在2015年以前,減少一半生活在極端貧窮狀態的人口數,但截至目前為止,最低開發國的數量不減反增,從27國增加到48國,有21國比10年前還要貧窮。
即便金援再多,最低開發國始終是受害者。阿富汗的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達18.79%,在2008年獲得最多的外國官方援助,但始終無法從最低開發國中脫困。坦尚尼亞自2001年起,每年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外援,但直到2008年底,4,200萬人口中有89%的民眾每日生活仍不足1.25美元。
最低開發國內部存在嚴重貪污,外國金援流向不明,已多少阻礙最低開發國發展。據國際透明組織(TI)所發布的2010年貪腐印象指數,大多數最低開發國的表現都落在墊底的兩個群組。48個最低開發國當中,只有6個國家簽訂《聯合國反腐敗公約》。
富國心態及私部門的進場
伊斯坦堡行動計畫希望最低開發國在未來10年持續保持樂觀,期待已發展及新興國家將伸出更多援手,而私人企業及國際組織也開始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但樂施會紐西蘭分會執行主任柯茲(Barry Coates)表示,如果在情況大好的狀況下,布魯塞爾行動計畫都無法落實,如何有可能在景氣大壞的時候願意執行伊斯坦堡行動計畫?
柯茲對已發展國家的誠意表示懷疑,指稱已發展國家沒有提供最低開發國實質幫助,助他們度過金融危機、氣後變遷、糧食投機及水資源缺乏等嚴重問題,過去30年間,已開發國家經常性地習慣毀約。他說,這些難題都不是最低開發國所製造,但他們卻是第一線受害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最低開發國會議特別強調私部門在打擊貧窮的重要角色。但狄亞拉特瞭解到,私部門無法將財富帶給最低開發國的普通老百姓,國家與私人企業之間必須取得某種平衡。
非政府組織及批評人士指出,過於強調私部門及企業的角色,無疑是將國家的責任轉嫁到企業部門,這根本就是自由主義的核心原則,這一發展趨勢將對最低開發國的自然及人力資源造成剝削。
南南合作模式漸趨成熟
最低開發國會議的公民社會論壇主席卡爾基(Arjun Karki)表示,最低開發國的成員應該記取過去3次會議的失敗經驗,重新思考援助的結構問題。目前的架構無法對最低開發國產生幫助,這個架構是以市場機制為根本,奉行的是新自由主義政策,其結果就是「利益私人化、損失國家化」。
但卡爾基在這次會議中仍看見一絲曙光,最低開發國直到最後一刻都團結在一起捍衛自身利益,他認為這股政治精神有助於同屬最低開發國的國家形成一有力的政治集團。
最低度開發國家觀察(LDC Watch)主席德恩比萊(Demba Moussa Dembélé)也指出,無論是最低開發國之間的互助,或是新興經濟體對最低開發國的援助,日趨緊密的南南(south-south)合作關係已是進行式。
他以歐盟的經濟夥伴關係協定(EPAs)為例,指出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區國家(ACP)對歐盟經濟夥伴協定採取一致的反對立場,他們都明白,歐盟經濟夥伴協定長久下來會對最低開發國的經濟體造成傷害。
另外他也指出,新興經濟體對低開發國進行大量外國直接投資(FDI),其中包括財政資源及科技的轉移,以及用優惠方式來提供最低開發國借貸。隨著中國、巴西及印度不斷與非洲建立更深厚的經濟及政治關係,歐盟開始擔憂會逐漸失去在非洲後院的經濟優勢。
德恩比萊認為,我們應該大力推動南方國家間的合作關係,讓最低開發國獲得政治自主性,才能設計出以最低開發國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的政策,進而真正關照到窮國人民的利益。
台灣立報 2011/05/19 李威撰、謝雯伃 策劃、編譯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