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的網路公開課受到國內網友熱烈追捧。4月初,復旦大學也推出了網路公開課,由著名歷史學者王汎森教授講述《執拗的低音》,第一講重點對一些歷史思考方式進行反思。這引發了網友對國內高校是否應該開設網路公開課的熱議。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網易新聞中心,對134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5.9%的人支援復旦大學開設網路公開課,其中49.1%的人表示“非常支援”。調查中,52.1%的人有聽網路公開課的經歷。
外國網路公開課何以在中國受追捧
“犧牲少數人的生命去挽救大多數人就一定合理嗎?誰有權決定一個人的生死呢?”自從聽完哈佛大學的網路公開課《正義》後,這些疑問就一直縈繞在濮儷的腦海中,讓她不斷琢磨。
濮儷是北京市某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培訓生,上網聽名校公開課是她最近下班後最主要的休閒方式。濮儷之所以如此著迷于外國網路公開課,是因為她對國內的所謂公開課早就深惡痛絕。“國內的公開課大多是事先排練好的。老師會告訴幾個優秀學生會問哪些問題,並讓學生背好標準答案。等上公開課時,老師與學生間就能對答如流,配合默契。這樣的公開課太過虛假、呆板,沒有任何思想性、趣味性可言。”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上課就是為了考試。但是,聽過外國名校的網路公開課後我才知道,課程內容可以五花八門,上課和考試也完全可以沒有關係。這正是國外網路公開課能在國內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濮儷說。
說起網路公開課,南京師範大學某專業研究生李婷婷立刻能說出《聆聽音樂》、《文學理論導論》等國外網路公開課的名字。她認為,這些公開課的上課方式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師生互動非常多,老師的教學手段多樣,言談也很幽默。這些是我們嚮往的授課方式。”
調查顯示,受訪者眼中外國網路公開課在中國受追捧的兩大主要原因分別是:公開課內容本身具有吸引力(66.2%);形式新穎,吸引人眼球(65.0%)。
其他原因還有:網路普及率高,聽課比較方便(53.1%);聽不到國內名校的網路公開課(52.7%);能上網的課程大都非常經典(50.9%);網路公開課中的老師水準高(44.0%)等。
據了解,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開始啟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計劃利用現代化的教育資訊技術手段,將精品課程搬上互聯網並免費開放。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已累計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3700余門,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1萬多門。
我們的網路精品課程起步如此之早、數量如此之多,但為什麼到現在仍不被國人熟知,在流行程度上也遠遜於近幾年才進入公眾視野的國外網路公開課?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國內網路精品課程沒能流行起來,主要有教師和資金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大學老師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自己的講課內容放在網上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都對網路精品課敬而遠之;另一方面,由於網路精品課對公眾免費,其背後需要巨大的人力資源和經費支援,許多網路精品課由於缺乏這方面的支援,維護更新很不及時。”
受訪者最希望聽到的網路公開課是“國學”
由於對人文社科領域感興趣,李婷婷一直盼望能有更多國內名校推出這方面的網路公開課。“國內不缺高水準的教授,漢語授課也更容易讓國人接受。所以,就像當年《百家講壇》風靡全國一樣,我們自己的網路公開課也一定會非常受歡迎。”
調查顯示,87.4%的人認為我國應有更多名校推出網路公開課。
具體而言,受訪者最希望聽到的網路公開課科目是:國學(63.7%)。接下來還有:文學(52.3%)、經濟學(51.8%)、哲學(46.9%)、社會學(46.4%)、歷史學(44.9%)、法學(42.8%)、政治學(28.6%),還有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27.8%)和工程技術科學(27.5%)等。
中國開放教育資源聯合體(China Open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CORE)開發合作夥伴關係高級主管盧健告訴記者,目前他們網站的鏡像和鏈結課程已達17000多門,年點擊率達到了1000多萬次。在眾多課程中,最受中國用戶歡迎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課程,而最受外國用戶歡迎的是有關中國文化的英文版課程。
盧健表示,他非常希望國內能有更多高校投身網路公開課建設。“互聯網是公眾獲取知識最便捷、最廉價的平臺,網路公開課的普及有利於實現教育資源共用,激勵和幫助更多的人學習,最終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風氣。”
一位民意中國網網友表示,在夾帶著西方思想觀念的國外網路公開課廣受追捧的今天,我國的網路公開課建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的重任。
推出我國名校網路公開課會帶來哪些積極影響?調查中,獲選率最高的前三項分別是:充分發揮大學公共資源的作用(81.0%);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71.3%);提高國民素質(70.5%)。
受訪者的其他選擇還有:改變傳統的課堂授課方式(59.9%);豐富國人文化生活(54.4%);提升高校知名度(47.3%)。
熊丙奇認為,高校網路公開課有利於提升教學品質,既服務學生,又服務社會。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不能讓網路公開課的建設走上形式主義的道路,從而變成高校間互相競爭的“政績”指標之一。
“建設網路公開課當然值得鼓勵。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下大力氣提高當前大學課堂的品質,提升大學課堂的思想性與吸引力。只有如此,建立在大學課堂基礎上的網路公開課才能受到更多人歡迎。”熊丙奇說。
中國青年報 2011/05/03 向楠 張銳玨
相關連結
美國名校開放課在中國製造了大批網課族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