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今年的研究計畫通過率大幅降低,影響到不少大學教授們的自由型研究,七月初經季瑋珠及劉仁沛兩位教授披露後,學界群起反彈。但經過一個多月後,周成功教授為文質疑,何以學界領袖級人物皆未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台灣知識分子究竟跑到那裡去了?這真是大哉問。
在一九九○年代前的戒嚴時期,台灣知識分子關心國是,大師級人物風骨建言,締造了台灣民主法治的改革。但自從民主政治及政黨輪替以來,台灣知識分子反而噤聲失蹤了,取而代之的是媒體人的論政及脫口秀時代。
有人認為學者不願與媒體人為伍,失去了論壇。或被歸類為藍綠陣營,失去了焦點。但部分或主要原因可能是唯恐影響到自身的權益,如研究計劃或資源的危害,可以說是民主國家中的另類白色恐怖。也許這才是台灣現階段知識分子噤聲的原因,潔身自愛,才是王道。
會讓學界及知識分子噤聲或潔身自愛,台灣學界科技計畫審查制度、計畫主持人的公正性以及補助機制的健全是其中關鍵。近十多年來,大家發現,國科會主持或審查人都是同一批院士級專家,尤其在國家型計劃或專題計劃更甚。有些專題計劃的提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為某些人或團體所量身訂做,卻樣板式的在計劃截止前一、兩周公布一下,令其他學界人士天真地猛投計劃,終究落空而不自知。即使陪榜通過計劃,也只是用來點綴插花而已。
此種由上而下(top down)的科技決策模式才是台灣知識分子噤聲的主因,大家開始攀緣結黨。十年多前,學界開始聯盟,台大與中研院是一幫,清、交、陽明與中央是另一盟幫。最近,中南部的大學人人自危,成大與中山、中正及中興組成聯盟,大學頂尖計劃的五年五百億成了廝殺的戰場。結果是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工研院等成了邊緣人,預算不斷被砍被排擠。這就是台灣科技研究計劃的現況。在這樣學界像幫派結黨結派的現況下,知識分子依附諂媚都來不及了,何來風骨。
新的科技部即將在明年一月成立,政府應該徹底整頓台灣科技計劃審查及專案計劃評審及主持機制,明訂委員任期不得超過三年及利益迴避機制,召集人不應成為院士的專利,並確保自由型計劃(bottom up)的比例,使能人盡其才,去除權貴壟斷的現況。
聯合報 2011/11/15 蘇益仁 國衛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所長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