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發現兒童過動 教師是關鍵

     國小三年級的張小弟已經被迫轉了八次學,幼稚園三年也唸了四所,他說他不是故意要弄傷同學,只是想跟他們玩。張媽媽本身就是國小老師,帶過無數的小朋友,卻沒想到帶自己過動症的孩子竟然比帶一整個班級還要累,聯絡簿上盡都是數落孩子的紅字,最後因為校方壓力,只好在二年級結束後再次轉學。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是否特別辛苦?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的問卷發現,多數老師希望這群ADHD學童轉班,也認為與家長教養有關,認同就醫、卻仍有三成老師不贊成用藥。

     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張學岺醫師說明,這份問卷顯示老師已比十幾年前更了解ADHD,但由於老師教過的ADHD學童比例低,顯示仍有部分老師可能將好動及過動症混淆。

     張學岺表示,ADHD是腦部發育疾病,專家醫師可透過症狀、量表、檢測及問診,確切診斷。若不及早診斷,孩童除學習成就低、自信心低、更有可能受到過份體罰,若置之不理,成年後犯罪、車禍比例都比一般人高。就醫者當中有46.4%是學校老師建議來就診,其次才是家長主動發現,顯示老師在ADHD疾病扮演重要角色。

     張學岺分析,ADHD學童有服從困難,愈大的孩子愈會出現對立反抗的問題。ADHD是兒童青少年精神領域中治療效果最好的疾病,若能早期積極以藥物合併行為療法來幫孩子,就能盡早開始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矯正不好的生活習慣。以中樞神經興奮劑治療ADHD是相對安全的藥物,使用藥物好處大於不治療。

     張學岺強調,老師在ADHD學童成長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能發現、觀察、輔導孩子的問題,學會將持續透過衛教活動與各學校配合演講,希望提升老師對ADHD學童的重視。

中國時報 2011/11/25 李盛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