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投靠實用主義 人文素養漸失 高教解放系列4

封建時代以讀書作為階級翻身的手段,現代社會雖然未必適用,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仍是華人文化世代流傳的觀念;民主化時代裡,人人都想以文憑增加就業競爭力,政府因此屈從民意,廣設大學。

另一方面,台灣的重商主義氣氛愈趨濃厚,許多企業家甚至可以影響政策的走向,高等教育政策也將產學合作做為主要發展趨勢。不過,過度重視商業與經濟,卻引發許多令人爭議的現象。

產學合作 只為迎合企業

產學合作適合電子電機等應用科系,許多人文科系卻未必適合產學合作。曾有教育部官員接受採訪時指出,人文科系可以用於佈置社區商店,更令人匪夷所思。

目前各大學的產學合作以及基礎科系應用化,引發不少批評聲浪。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應用社會學系暨社會學研究所系主任兼所長周平就指出,這樣的政策走向讓許多大學設立許多應用科系,像哲學系等由於是基礎知識科系,無法用於產學合作,因此就有大學在設立相關學系時,將哲學系改成生命教育學系,就可運用於殯葬或宗教。周平表示,生命教育學系仍沿用原來任教於哲學系的教授,這些教授以往所受的訓練根本難以符合新學系的宗旨,相當荒謬。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兼共同課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通識教育中心兼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邱天助更表示,目前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根本將大學當成是企業侍臣,把大學培育出來的學生當成企業競爭力。

邱天助認為,如果國家抱持這樣的觀點,就應該乾脆將大學全部改成企業附設大學,國家不必出錢,企業也能針對自己的需求進行一貫化訓練。邱天助更表示,目前大學的產學合作,幾乎是企業建教班,失去了大學原本的意義。

人文素養 才是高教精髓

邱天助指出,大學的目的跟意義,應該是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素養;技術上的訓練,大約半年就可以完成,如果大學要教技術,絕對趕不上現今企業的速度。以記者職業為例,大學裡的編輯設備絕對比不上各大報社,但目前線上知名的記者,卻什麼科系都有,可見大學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有了人文精神以及批判能力,學習技術並不是難事。

大學的人文精神則存在於教授中,以往在大學裡可以見到的人師,現在卻因為評鑑等制度慢慢消失。邱天助指出,以往大學裡常常見到大學教授長袍馬褂走在校園中,教授的生活態度、意見、看法都能影響社會,也能教導學生生命的價值。但目前評鑑卻只要求教授不斷產出論文,導致教授整天躲在研究室,教授成為一種職業,每個人只在乎教授一個月賺多少錢。

周平也指出,目前大學的評鑑方式根本是以扭曲的方式誤解知識,將大學的知識變成具體指標,忽視大學中知識的向度及以師生心神意會中共同形成的經歷,更扭曲教育自發性的特質。周平表示,大學在學術自由上應採取自律而非以評鑑進行他律。周平更表示,老師教學當下根本不可能留下紀錄,紀錄是在事後做成。目前的評鑑內容,有8成以上都是做出來的。

周平表示,由政府進行評鑑是以集權方式危及學術自由,部分私立大學為了因應評鑑需求,請來國立大學退休教授任教,希望借助這些教授的人脈關係增加評鑑分數,光是2010年,台灣就有1,300位同時領退休金及薪水的雙薪教授,剝奪了年輕博士的就業機會。

技術導向 企業大學雙輸

即使把大學當作企業的人才訓練所,目前廣設大學的方式也無法滿足企業需求。邱天助指出,大學數量太多,只要想念大學的人都能念,造成許多不適合念大學的學生也成為大學生。大學數量多,學生卻有限,以及教師評鑑制度,許多老師根本不敢嚴格要求,甚至反過來討好學生,造成學生的生活態度低下,將曠課視為正常。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也表示,教育部以就業率來評估大學,讓大學失去原本的目的。由於大學需要詢問雇主畢業生滿意度,但全台灣又有160幾所大學,許多企業不勝其擾,根本拒絕各大學的調查。大學為了提升就業率,不斷鼓勵學生考證照,或推出各種實用學程,讓大學的理想完全消失。

長庚科技大學通識課程國文助理教授施依吾也表示,目前各科系實用化的方式,對產業未必有好處。施依吾說,許多後來商用的技術,一開始並不是為了實用而誕生。但目前基礎學科因為無法藉由產學合作獲得更多補助,更可能扼殺台灣未來的產業機會。施依吾表示,產業領導教學無法突破目前產業面臨的困境。如果台灣產業界無法出現賈伯斯,在產業領導教學的前提下,大學裡更不可能教出賈伯斯。

廣設大學也未必對企業用人有利。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大學、學院、專科等高等教育單位居然高達163所,而民國99學年度大學生的人數高達102萬2千人,如果加上二專1萬6千人,總人數更高達103萬8千人。而不到10年前,民國90年學年度,大學生僅67萬7千人,增加幅度超過5成。

大學生過多導致大學學歷嚴重貶值,許多人在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研究所,甚至拿兩個碩士學位,嚴重延後進入職場的時間。根據教育部統計,民國99學年度碩博士生高達21萬9千人,但民國90學年度時,碩士與博士人數合計10萬3千人,不到10年碩博士增加幅度超過1倍。

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劉毓秀分析,文憑惡性競爭所造成的過度教育有害無益。根據國外研究發現,年過30之後才進入職場的人,往往難以適應職場生活,無法長久穩定的在同一個職場工作。

賴鼎銘指出,目前是評鑑領導辦學,各大學為了配合各種教育部的指標,如5年500億計畫、教學卓越大學,造成各大學同質化。另外,教育的效果至少需要10年才看得出效果,不可能在4年內就大有成效,並由評鑑評估出來。評鑑的功能應該僅限於針對一個學校的健康程度,不應過度介入教學。現在的指標那麼多,卻沒有一個指標看出現在的大學生幾乎不運動,連自己的健康都照顧不好。

賴鼎銘更表示,大學應該與技職體系分流,才能讓大學找回培養學生反思精神的目標,要讓大學培育學生人文關懷,建立各校特色,教育部應該管得愈少愈好,讓各校自由發展,不應該管制學雜費。

周平也指出,大學不應該變成職業訓練所,應用性以及基礎性學科的資源分配不能因為國家或市場而受到影響,否則大學自主性將全面失守。教育部更不應該藉著獎勵補助私立大學,操控私立大學發展的方向,讓小而美但高學費的大學缺乏生存空間。

台灣立報 2011/12/14 史倩玲

****************************************
前言:
大學教育應該是引領潮流,培育人才,但今天在台灣,卻有「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之譏,評鑑制度扭曲了大學辦學精神和發展方向,校長、教授和學生飽受折磨。

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是阻礙大學教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將資源過度集中少數學校,扼殺了私立大學的發展空間,高收入家庭子女多唸公立大學,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常唸私立大學,如果政府能採取類似「教育券」的學費補助政策,減輕學生唸私立大學的經濟負擔,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再者,少子化讓大學自然淘汰是消極作法,政府應扶植好的私立大學繼續辦學,才是正途。

目前的評鑑制度嚴重影響了大學自主,為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大學失去了辦學特色,教育部門對校園的干預也益見嚴重,要期待大學教育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

在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會中,只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候選人暢談兩岸與民生經濟,卻未提出具體的高教政策與國家教育發展的願景,讓教育界人士十分失望,某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增設公立大學,可見其對高教現況是如何隔膜;在兩大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也未見具教育背景的學者專家,如果政府中央部會和國會都不重視高教的前途,又如何保障國家整體的發展?

本報今天起推出「高教解放」專題報導,將探討下列5個主題,希望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1. 大學角色的定位,資源分配的檢討。 (高教解放系列1:重新定位高教 大學不是職訓所)
  2. 高教政策失衡,大學前途堪虞。 ( 高教解放系列2:畸形評鑑氾濫 大學難自拔 )
  3. 評鑑制度缺失,造成大學亂象。(高教解放系列3:沒評鑑沒經費 大學難逃干預)
  4. 社會變遷帶給大學的挑戰。 (高教解放系列4:投靠實用主義 人文素養漸失)
  5. 導正評鑑制度,規劃高教未來。(高教解放系列完:讓高教解放 政治力別再插手)
  6. 結語:還給大學自主辦學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