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讓高教解放 政治力別再插手 高教解放系列完

高等教育危機重重,面臨少子化衝擊、高教評鑑制度阻礙大學發展,喪失大學的獨立精神。總統大選前夕,高等教育界學者呼籲,政府要尊重教育,不要一心只想指揮控制,而要保障教育免於政治干擾,高教發展的政策應有長遠完善的規劃,為高教困境找到出口。

「現階段的高教亂象,政府要負一大部分的責任,我們不能只是被動期待政府,更要主動要求政府。」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所長夏曉鵑指出,政府為了提升高教品質,做不好就多多考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但從歷史教訓的角度來看,何時曾因考試考得多,成效就比較好?

政府口口聲聲要提升高教品質,但整體政策規劃卻很空泛。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認為,高教評鑑如同出題考學生,「但我強的方面你又不考」,必然考不出程度,任何一項指標,都沒辦法確實衡量大學辦學特色。

高教評鑑中心諮詢委員、華梵大學校長朱建民指出,《大學法》的精神支持大學自主、多元發展,雖然方向正確,但執行面上,大學辦學方向卻受許多規定牽制,這是高教經費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因應410教改工程,政府擴大大學窄門,朱建民說明,在相同的高教預算下,政府讓大學競爭預算大餅,教育部業務範圍內的各類評鑑和訪視曾經多達44項,達到標準的學校給多點經費,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發展的束縛和壓力。

兩年前,回應朱建民等人在高等教育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呼籲,教育部將評鑑項目從44種整併為22種,但實質上評鑑內容並未相應減少。朱建民說,這是一項全國的大學都要參加的「作文比賽」,但比賽的目的為何?究竟會把台灣的高等教育引導到什麼方向上呢?主事者也不見得清楚。

朱建民舉例,近年每所大學被要求訂定「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他認為,用這些本身尚不明確的抽象概念來引導大學發展,風險很大。在評鑑壓力下,各個大學都在配合「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的概念,雖然不甚了了,但仍然如火如荼準備應付考試,試圖提出標準答案。但是,其實大家的理解各自不同。終於,高教評鑑中心也因應現實表示,各校可以自行決定對於「基本素養」和「核心能力」的定義。

評鑑別再評「假」的

朱建民笑稱,用尚待討論的新概念來引導大學,一弄不好,就會出現幾十年前大陸搞的「全民大煉鋼」。一時間似乎熱鬧非凡,但最後淪為虛功一場。總之,大學評鑑的方向和原則都還有待檢驗,否則,大學為了追求經費補助,繳交的功課都有可能只是「虛功」。夏曉鵑批評,教育部帶頭讓聯考復辟,恰與近來推動的適性發展背道而馳,學校為了取得補助經費進行「全民集點運動」,她憂心,這種「玩假的」行徑,給了學生錯誤示範,也相對影響整體校園的學習氛圍。

高教評鑑原意是為了提升教育品質,卻在金字塔結構的教育體制下被粉碎,對於現行的高教評鑑制度問題,朱建民認為:「唯有政府提升高教經費比例,少點政治干預,才能解套。」賴鼎銘也強調,政府應放手讓大學自由發展,扮演從旁協助的角色即可。

夏曉鵑提出具體建議,期盼政府可建立平等互惠的學術社群,提供同儕相互批判討論的平台,讓學術研究趨近理想。但關鍵在於,這樣的機制必須與資源分配脫鉤,才能達到效果。對於教授升等的評鑑,獨尊於特定國際期刊論文的發表數,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建議修改《大學法》,設法讓評鑑脫鉤,是政府做的到的事。

讓少子化危機變契機

少子化是高等教育另一項危機。周祝瑛認為,當初擴充大學是一項關鍵政策,「一步錯步步錯」。許多很有辦學特色的校系,最後仍可能招不到學生,只能走入自然淘汰。賴鼎銘認為,招不到學生的大學可能隨著退場機制,走入轉型或整併。

「少子化的問題是拿來嚇人的!」夏曉鵑認為,面對少子化,大學可提高師生比,廣開更多元課程,讓教育品質更細緻化。此外,大學招生對象可廣納社會人士,讓學生面貌多樣化,不一定要限於應屆畢業生。她認為未來政府應大量挹注教育資源,創造教育公共化,原本是危機的少子化,變成提升整體人民素質的契機。

教育不該只顧賺錢

對於教育部因應少子化提出擴大高教市場,成為東南亞重鎮的策略,夏曉鵑認為,教育並非賺錢的一環,不能只顧慮學生帶來的產值。她解釋,東南亞學生缺乏學華語的條件、台生對東南亞文化不夠瞭解,加上缺乏良好的基礎建設下,政府不該只想把外籍生「騙」來台灣就讀;反而要先強化台灣高教條件與資源,幫助外籍學生來台能學得真正想學的東西。

「我心目中的教育大國,不是成為外來客戶的教育大國,而是讓台灣本地學生能力更扎實。」朱建民也認為面對少子化挑戰,政府應提高教育成本,協助學校,並解決台灣弱勢學生的就讀狀況,依賴招收外籍學生賺取學費,花費成本太大,而要仰賴政府提高教育經費來扶持。

對於大學走向自然淘汰的說法,朱建民並不認同。他直言,少子化並非大學的錯,全台160多所大學,經過多年淬鍊皆有一定水準,有鑑於不同性質的大學,適合不同類型學生就讀,淘汰大學不能適用於同一套標準,若僅靠數字評斷,必會形成惡性競爭,產生社會問題。

他比喻:「一百顆果子若摘下一顆,其他果子能汲取更多養份。」但大學不同於植物:「一百多所大學淘汰掉10所,必定會讓其他所大學陷入恐慌,如此一來大學更無法正常運作。」

對未來的政策方向,朱建民呼籲,為讓教育政策穩定,教育首長也要穩定,應慎選部長,且替換率不應太高,應妥善照顧弱勢學生,讓大學生安心就學;政府對於教育應有高度尊重,讓教育免於政治干擾,還給大學自主權。


台灣立報 2011 /12/15 張舒涵

****************************************
前言:

大學教育應該是引領潮流,培育人才,但今天在台灣,卻有「技職大學化、大學技職化」之譏,評鑑制度扭曲了大學辦學精神和發展方向,校長、教授和學生飽受折磨。

公私立大學資源分配不均,是阻礙大學教育正常發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將資源過度集中少數學校,扼殺了私立大學的發展空間,高收入家庭子女多唸公立大學,中低收入家庭子女常唸私立大學,如果政府能採取類似「教育券」的學費補助政策,減輕學生唸私立大學的經濟負擔,何嘗不是美事一樁。再者,少子化讓大學自然淘汰是消極作法,政府應扶植好的私立大學繼續辦學,才是正途。

目前的評鑑制度嚴重影響了大學自主,為了爭取政府的經費補助,大學失去了辦學特色,教育部門對校園的干預也益見嚴重,要期待大學教育更上一層樓,難上加難。

在總統大選首次電視辯論會中,只見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候選人暢談兩岸與民生經濟,卻未提出具體的高教政策與國家教育發展的願景,讓教育界人士十分失望,某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增設公立大學,可見其對高教現況是如何隔膜;在兩大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也未見具教育背景的學者專家,如果政府中央部會和國會都不重視高教的前途,又如何保障國家整體的發展?

本報今天起推出「高教解放」專題報導,將探討下列5個主題,希望帶給讀者更寬廣的思考空間:
  1. 大學角色的定位,資源分配的檢討。 (高教解放系列1:重新定位高教 大學不是職訓所)
  2. 高教政策失衡,大學前途堪虞。 ( 高教解放系列2:畸形評鑑氾濫 大學難自拔 )
  3. 評鑑制度缺失,造成大學亂象。(高教解放系列3:沒評鑑沒經費 大學難逃干預)
  4. 社會變遷帶給大學的挑戰。 (高教解放系列4:投靠實用主義 人文素養漸失)
  5. 導正評鑑制度,規劃高教未來。(高教解放系列完:讓高教解放 政治力別再插手)
  6. 結語:還給大學自主辦學的空間。


後記

當社會對大學文憑的輕蔑已經到了極致,教育部門的主管官員仍然僅滿足於保持行政官僚體系本身運作順暢,只在乎維持官僚體系本身存在的正當性,讓大學成為陪襯、支持這個正當性的配角,完全缺乏前瞻性的視野,以及對於大學如何定位、未來如何發展的明確原則及政策。這樣的大學,就算論文出產再高,對社會又有何益?

教育部必須還給大學追求自我理想的環境。當前過度以就業及產學合作要求大學配合的政策,只會讓大學變成職業訓練所;不只矮化大學,更讓大學失去該有的格局。

社會應該還給大學自主的辦學空間,政治介入教育,只會挫折辦學的衝勁,及創新的動能,對教育發展一點好處都沒有。

公私立大學不應該以同一套標準管制。台灣的私立學校接受政府些許補助,卻必須接受與國立大學同樣的管制,根本不符比例原則,更扼殺私立大學自主發展的空間。

教育部本身的定位必須明確,應該由管制者轉型為服務者及協助者,放棄官僚式的管理模式,協助大學提升教學品質及研究水準。以犧牲多數學生教育資源的方式,將資源過度集中於幾個學校,不符合社會期望。難道只有5年5百億計劃內的學生,才是國家必須重點栽培的孩子?其他學校的學生,除了成績,難道就沒有其他潛能可以發掘及培植?強化少數學生,弱化大部分學生,怎麼可能讓社會健全發展?

台灣的大學在研究方面,常常以理工的研究指標,主導人文及社會學科的研究方向;這是一種學術的霸凌,必須立刻改善!必須解開自然科學及管理科學的魔咒,讓人文及社會學科發展自己的一片天。

評鑑的指標,受管理科學的影響太深,讓大學朝向市場化及速效化發展,忘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理想。

評鑑應回到診斷制及申請制併行的機制;前者以出現問題的學校為對象,學校辦學出現問題,才由政府主動介入評鑑及輔導。後者則是回到西方的認可制度,以專業學科為對象,定期由專業學院自行申請認可,以保障教學品質。強迫式全面評鑑,最後只會變成形式化、虛應故事,無助於大學的正常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