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理事長指出,就算政府積極培訓照顧服務員,投入職場人數跟實際需求是不成比例的,例如彭婉如基金會、紅十字會等機構組織都已投入看護業務,然而,白天的照顧工作常常以義工來替代處理,算鐘點費,由此即可看出,台灣民眾願意從事這類工作的人並不多,建議政府不要一天到晚想一些太理想化的措施。
此外,聘請本勞的費用不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所能負擔的起,若壓低薪資,本勞更不願意做這種工作,實務上,很多的台灣照顧服務員都是以老太太、外籍新娘為主要來源,所以若政府真的要推動,他並不看好這項措施,這項措施只能解決一小部份的問題,根本無法處理全面性的問題。
黃杲傑進一步指出,雖然已經有很多單位投入照顧服務業,但照顧服務員的人數仍然少之又少,更何況要把薪資降低,建議政府應積極開放更多的外勞,同時外勞來源最好不要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像目前在台印尼籍看護工就超過十萬人,其次為菲律賓籍看護工,假設若印尼外勞被凍結,整個市場就完蛋。
勞仲業沒有反對的立場,對這項措施也樂觀其成,畢竟現在的老年人愈來愈多。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未來十年,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從現在的二、三百萬人增加到四、五百萬人,所佔人口的比例將從現在的百分之十幾增加到百分之二十幾。
由此可見,台灣的老年人有二、三百萬,但開放的外籍看護工卻只有十七萬餘人,根本不成比例。老年人增加的速度遠比出生率來的高,現在不是面臨誰在照顧的問題,而是到底要由誰來養的問題。
中華民國人力仲介協會榮譽理事長陳小娟表示,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對外籍看護工已經產生依賴性、需求性,甚至於被看護者也有習慣性,若用調派的方式恐怕不容易為民眾所接受,且照顧服務產業也不太可能做到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服務,而勞委會所推動的照顧服務產業並無法做到這一點,若要全面發展恐需相當龐大的預算。
建議政府要考慮到人民的需求,應該著眼在有外籍看護工需求卻請不起的族群身上,例如中低收入戶也有很多人需要照顧病人、老年人,也有聘僱外勞的需求,但因為經濟能力差,沒錢固定每月支付薪資給外勞,像這些族群就需要政府的重視與協助。
台灣新生報 2010/06/05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相關連結:
- 《探究照顧服務業-1》外勞可望少被剝削但仲介業不會消失
- 《探究照顧服務業-2》雇主要求外籍看護做家事最重罰十五萬元
- 《探究照顧服務業-3》非營利組織贊同 認成敗關鍵在成本與管理
- 《探究照顧服務業-4》仲介有衝擊評估恐流於雷大雨小收場
- 《探究照顧服務業-5》機構化、產業化正負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