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探究照顧服務業-5》機構化、產業化正負效應

台灣老年人口每年呈持續成長趨勢,需要被看顧的人愈來愈多,但從事照顧服務的台灣勞工卻只有少數人,因此,長期以來,政府藉由開放外籍看護工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只是來台的外籍看護工已超過十七萬人,外界已有疑慮,認為這些外勞搶走大量的工作,若這些工作可由本勞來做,可望增加大量的就業機會,可惜台灣民眾大多對這項工作不感興趣。

為了發展照顧服務產業,行政院勞委會擬從管控供給面著手,讓照顧服務業邁向機構化、產業化,提供一定誘因讓NPO(非營利性組織)願意投入居家看護業務,官方的想法不外乎透過這項新措施,進而提高照顧服務品質、創造新的工作機會、減少外勞被不當剝削的情形,並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最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但這項新措施外界有不同的解讀跟看法。

為使照顧服務業步入產業化軌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將於明年推動機構化、產業化新措施,初期先從都會區試點。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照顧服務產業有助於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他抱持肯定的態度,目前照顧服務業仍由內政部、衛生署在主導,而整個規劃可能產生的利弊及相關因素還要進一步去討論。

這項規劃初期將提供誘因,鼓勵NPO(非營利組織)投入照顧服務業,由NPO調派、管理照顧服務員從事居家照顧的工作,白天派本勞,晚上派外勞,若是只需白天居家照顧者,甚至可以今天派本勞、明天派外勞,工時未硬性規定,但必須符合勞基法規定,如此即可降低雇主的經濟負擔,同時增加民眾的就業機會。

勞委會職訓局局長林三貴表示,本勞跟外勞輪流照顧的模式有許多好處,甚至連整體照顧品質也會有所提升,美國等先進國家都是用這種方式來照顧老年人與身障人士,所以從「供給面」去推動照顧產業機構化、產業化,可促使照顧服務業能夠形成一個產業鏈,甚至變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

若從就業的角度來看,機構化、產業化之後將可望創造或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例如整個產業鏈可提供護士、會計、技術師、照顧服務員等職缺,而整個照顧服務業直接由一、二千個機構來管理,初期會先找一個「大都市」試點,先從小規模去進行,藉此測試看看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

林局長指出,透過本勞、外勞輪流照顧被看護人的模式,讓本勞跟外勞可以互相依存,勞委會也將鼓勵伊甸、彭婉如基金會等NPO投入照顧服務業,例如NPO每僱用一名本勞,職訓局將給予九名外勞的配額,透過「僱用比例」來降低單位成本。

整個產業成熟後,本勞、外勞的僱用比也可逐步調整,甚至到一比一,即每僱用五名本勞就給予五名外勞,藉由調整比例的方式讓NPO、台灣民眾都願意投入這項產業。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照顧服務模式並不限於有資格申請外勞的雇主,沒資格申請外勞但有照顧服務需求者也可以申請。

台灣新生報 2010/06/05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